作者:于兆业
编辑:蓝宠
风品:沈禾蓝海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企业发展如同开车,有顺风就有逆风,有坦途就有跌宕。
自然,不可能永远高速行驶。正如刚刚上市一年、王者加身的东鹏饮料。
1
增速是与非
8月15日晚,东鹏饮料发布半年报:
营收42.91亿元,同比增长16.54%;归母净利7.55亿元,同比增长11.66%。
看似业绩双增,且上市后连续四季净利增长,可圈可点,但细观,增速已现乏力之态。
若从全年看,年到年,其营收增速分别达38.56%、17.81%、40.72%,净利更是从2.16亿元增到11.93亿元,增长近5倍。
对比上半年,东鹏饮料营收约36.82亿元,同比增长49.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约6.76亿元,同比增长53.14%。
尤其净利,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上半年录得7.14亿元,同比增速仅8.27%。有无“急刹感”呢?
由此,再看资本态度。8月16日,其股价上涨3.41%,17日则下跌3.12%,截止19日连跌三交易日。好在8月22日上涨,收于.72元。
拉长维度,近三个月,东鹏饮料有所反弹。
但相较年7月超元高点,仍有累计四成多缩水。
截至上半年末,东鹏饮料股东户数1.84万户,较上期(年3月31日)减少户,减幅17.18%。
聚焦第二季,农银汇理旗下的两只产品分别减仓16%和10%,东方红资管旗下一只产品也减仓12%。代表北上资金的香港中央结算减仓超四分之一。好在有一只公募基金加仓,两只社保产品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只是,二股东君正投资的解禁拟减持,总让一些投资者有些如鲠在喉。
解禁当天,东鹏饮料公告,君正投资拟减持不超万股,按彼时股价计套现约16亿元。
而根据东鹏饮料8月5日公告,截至8月4日,天津君正暂未减持其股份,减持计划继续实施中。
这对市场信心不算好消息。
纵观食饮板块,尤其上市时间不长的企业,资本端多呈“先扬后抑”态势。一方面,与疫情催化出的“宅经济”有关,另一面与资本过热有关。
典型案例,莫过三只松鼠。早期,吃下电商平台流量红利,在IDG资本、今日资本加持后疯狂扩张,上市后一度股价大热。
可伴随IDG资本、今日资本等陆续抛出减持计划,三只松鼠股价开始跌跌不休,时至今日仅80亿市值,相比巅峰时的亿元缩水近八成。
那么,东鹏饮料是否也需警惕。诚然,其不是三只松鼠,业绩成长仍有可圈点处。但对预期为王的资本市场而言,即使“狼来了”的故事也不能掉以轻心。如何持续提振信心,是一个持续思考。
2
“新老大”新题
大单品依赖何解?
当然,身处诡谲多变的资本市场,兴衰起伏本是常态。
穿越一时迷雾,真正决定一家企业的价值标杆,仍是基本面。
先说营收。
首先要明确,此前营收高增、跻身新王背后,东鹏饮料有一定“时运”因素。
就像提到篮球就能想到乔丹,提到拳击就能想到泰森。曾经国内功能饮料,亦是红牛一家独大。甚至许多消费者根本不知何为功能饮料,却知“困了,累了,喝红牛”。
年,红牛商标权出现巨大纠纷。法律争议面前,最直接影响,即华彬红牛很难进行公开广告营销。
国金证券研报数据显示,年后,红牛市占率呈快速下滑趋势,到了年已降至52.1%。
这对东鹏饮料,可谓天赐之机。所谓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得益于精准出击,东鹏将广告词换成“年轻就要醒着拼”,直击年轻群体。
同时,大力发展体育营销。最终,一跃跳升为行业老大。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东鹏饮料销售量年和年连续两年在能量饮料行业排名第一,市占率22.1%、27.8%。
“老大内斗,肥了老二”。然已是“新老大”的东鹏饮料也面临新问题:“高增”空间又有多少?毕竟,乐虎、魔力、魔爪、脉动等也非等闲。
年至年,能量饮料市场规模从亿元增至亿元。预计年全球规模将达.1亿美元。
可见,市场仍有成长红利。问题在于,市场扩容同时,用户成熟度也快速提升,对供给侧“质”的需求同样有所提升。
行业分析师郝瑞认为:能量饮料的消费场景从最初的运动、加班、熬夜、驾驶等疲劳场景拓展到居家保健、聚会旅行等更为休闲的场景。特别是大城市,较快生活节奏使能量饮料逐渐从中高端保健需求向大众健康需求渗透,消费日益细分、多元、圈层化。
能否抓住这个新趋势,决定着东鹏饮料的价值升维空间。
万语千言,产品为王。
梳理往期舆论,因创始人林木勤曾任职华彬红牛代工厂厂长,且产品早期多有模仿,而被吐槽“山寨红牛”。但客观而言,东鹏饮料近年推新力度不小。上市了“东鹏大咖”、“东鹏0糖特饮”、“东鹏气泡特饮”等新品,进一步拓宽了消费群体,丰富了公司现有产品线。
遗憾在于,一番努力,业绩失速且对东鹏特饮更为依赖,凸显产品单一隐忧。
上半年,东鹏特饮贡献41.18亿元营收,较年同期的34.85亿元增长18.16%;营收占比96.13%,较年同期的94.90%提升1.23%。
同期,东鹏特饮销量占比91.51%,同比增长18.63%,销量占比上升0.78个百分点;其他饮料销量占比8.49%,同比增长7.77%,销量占比下降0.78%。
升降之间,东鹏特饮存在感反增,试问推新效果几何?质量效率咋样?
不算苛求。尽管东鹏特饮有着辉煌历史,但如前文所言,能量饮料行业已进入下半场,正面临一场高质转型。大浪翻滚、入局者众,“单腿”能走多远?
例如高糖。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50g,最好控制在约25克以下。
香港卫生署认为:若mL饮料中的糖含量超过7.5g,则为含高糖分饮料。
中国消费者报年进行的对比显示,东鹏特饮ml的含糖量达29.7g,折算方糖数量为6.6块。
诚然,东鹏饮料也在改变。更推出0糖产品,如东鹏0糖特饮。只是销量看,对比拳头产品东鹏特饮存在感并不强。
站在竞争角度,在首条财经看来,东鹏饮料要面对的最大对手并非乐乎、脉动、魔爪等,而是咖啡!
所谓能量饮料,核心在“能量”二字,最大卖点是“提神醒脑”。具体到东鹏特饮,其具有“提神醒脑”功能的主要成分为咖啡因和牛硫磺。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咖啡完全可作替代品。何况,相比口味单一的功能性饮料,咖啡可以与果汁、气泡水、奶茶甚至酒类进行不同搭配,且自主控制甜度,口感上具有绝对优势。
瑞幸、manner等高性价比咖啡店的成功下沉,或就是一个警示信号,也让功能性饮料价格优势不再明显。
正如长江商报引述有业内人士表示,红牛曾经的市场份额可被东鹏特饮抢走,那么高度依赖大单品的东鹏饮料也存竞争失败的风险。
无他,提高创新效率、精准度,是东鹏饮料、林木勤的当务之急。
东鹏饮料坦言,尽管公司每次正式推出新产品前,均经过全面的市场研究、内部分析及区域实验,但无法保证即将推出的新产品能获市场和消费者充分认可。此外,公司称新产品线的开发及培育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费用、时间投入以及营销推广开支,公司推出的新产品的收益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的确,创新并非一蹴而就,更不是一件容易事。但说千道万,不如白银一片。上半年,东鹏饮料研发费较去年同期上涨0.11%,是否仍需加把劲?
3
营业成本上升
警惕现金流、债务恶化
截至年6月30日,东鹏饮料一共投放约7.4万台冰柜。
叠加新产品等动作,也折射东鹏饮料求变之心。
然对比同行,农夫山泉曾在招股书披露,截至年5月,经销商数量接近0家,终端零售网点达万个。
截至年底,元气森林智能冰柜投放超25万台,线下终端数在年一季度已破万个。
东鹏饮料还有多少差距?
的确,只有肯投入,追赶并不是大问题。
可看看下面数据,有多少腾挪空间、隐忧又知多少?
比如营业成本,上半年同比增长25.78%,远超营收增速。
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6.89%减至42.68%。
主因是,大宗原材料聚酯切片采购价格上涨,均价同比年上涨38.97%,白砂糖均价同比年上涨7个百分点。
受疫情影响,上游原材料成本激增倒也十分正常,但是否也凸显产品单一,提高了东鹏供应链集中依赖的风险问题?
现金流和债务也有恶化表现。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入7.1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66亿元,降幅39.52%。短期借款达22亿元,比今年初约6亿激增%。
要知道,去年同期公司没有一分钱短期借款。今年上半年,其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录得-14.88亿元。
可见,东鹏改变依然急迫,依然任重道远。
招股书显示,林木勤为东鹏特饮董事长、总裁,林木港为执行总裁,林戴钦为董事、大区销售总监。林木勤和林木港是兄弟关系,林木勤、林木港与林戴钦是叔侄关系。
行业分析师李晨表示,企业发展早期,家族管理有利运营稳定性、决策高效性。但成长到一定规模后,现代企业管理就是重中之重。股权集中、“一股独大”常被视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的绊脚石。治理透明性、决策先进性、开放性,团队人才培养及提升等,常是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