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辟谣多吃猪油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秋季高发,做

据统计

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3.3亿

意味着每4个人就有1个患者

9月29日是世界心脏病日

预防心血管疾病迫在眉睫

以前谁要是得了心血管疾病,感觉就像是得了绝症一样,患者太少见。而现在呢,患者在说自己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时候,却很淡然,感觉就是一场平淡的感冒,自己也并不重视。

前几天浏览网页,看到了一个特别醒目的标题党文章,题目是《长期吃猪油会怎样?最新研究:预防心血管疾病,吃对油比吃对药更重要》。

图片来源:百度截图

咦?吃猪油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吗?要想预防心血管疾病,最应该做的是这几件事。

1.限制钠盐的摄入:

每天别超过1啤酒盖(去掉胶垫)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6g,可以用家里的啤酒盖称量一下,大约是1啤酒盖(去掉里面的胶垫)。也可以用控盐勺,某宝就有卖的,勺柄上会显示食盐的克数,还有那种1g的小控盐勺,都比较实用。

图片来源:电商平台截图

同时还要注意饮食中的隐形盐,比如咸菜、泡菜、火腿、香肠、挂面等,一些调味料比如酱油、蚝油、辣酱、黄豆酱等也是含盐较高的。吃了这些食物要注意减少食盐的摄入量。

2.限制烹调油的摄入:

每天不超过3汤匙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在25~30g,如果体重超重,建议最好控制在25g以下。家里喝汤用的白色瓷勺,一瓷勺差不多是10g的烹调油,全天别超多3瓷勺,减肥别超过2瓷勺。

除了注意用油量以外,还要注意油的种类,多选择富含n-3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平时吃的深海鱼、水产品(40~75g/天)、植物油都可以。

动物油脂富含饱和脂肪酸,就不太建议过多食用了,每周红肉(熟)不要超过g,每天建议40~75g,至于那篇「猪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文章,自然也是谣言啦!

有研究表明:

不饱和脂肪酸可有效调节血脂,从而达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

总体SFA的摄入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限制含糖饮料摄入:

也属于添加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添加糖摄入不超过总能量10%,最好不超过5%,糖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g以内,含糖饮料都是属于添加糖的。

比如市面上的常见饮料冰糖雪梨,一瓶下肚基本上相当于喝下去了14块左右的方糖,远远超过了膳食指南的建议。另外,一些加糖烹调的菜肴也需要注意,比如红烧的、拔丝的、凉拌菜等。

4.增加乳制品摄入:

牛奶每天ml

有研究表明:

每天摄入两份乳制品(一份是g牛奶/酸奶、15g奶酪、5g黄油中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下降23%,发病风险降低22%。

建议每天饮用牛奶,如果能喝一些带益生菌的酸奶更好。对于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可以选择酸钠你、舒化奶、奶酪等。

5.戒烟限酒:

抽烟没一点好处,饮酒要限量

吸烟会增加血液中坏胆固醇,降低好胆固醇。可以肯定的是戒烟有绝对的益处,无论是慢性病人群还是健康人群,都建议戒烟。

至于饮酒,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处。

发表在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研究显示,喝酒不能带来任何健康益处,适量饮酒有益的说法根本不存在。

如果非要喝,那就限量吧,限量多少呢?

男性和女性每日的酒精摄入量,最好分别控制在25克和15克以内。注意是酒精的克数,不是酒的克数。

按照平时喝的酒带入计算一下,也就是:男性每天饮酒限量=2ml/酒精度数,女性每天饮酒限量=1ml/酒精度数。

例如某啤酒的度数为4vol%,男性则用2ml/4vol%=ml;同酒情况下,女性则用1ml/4vol%=ml,具体的相当于表中所示的量。

图片来源:根据膳食指南自己写的

6.控制体重:

BMI控制在18.5~23.9

BMI=体重(kg)÷身高(m),比如一个成年人身高,体重50kg,那么BMI就是50÷1.6=19.5,在标准范围内。

如果BMI算出来超过了23.9,那就意味着要减肥了。

运动上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结合,可以显著改善血脂水平。建议每天坚持半小时左右的有氧运动,每周2~3次力量训练。

总结一下:

猪油并不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吃多了反而会增加慢性病风险。

在预防心血管疾病这件事上,要认真做到以上6点建议。

另外,对于水果和蔬菜也要注意摄入,建议蔬菜每天1斤,水果~g。多喝水,每天1~ml。

参考文献:

[1]杨月欣,葛可佑.中国营养百科全书[M].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82.中国营养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

[3]张嘉芷.不饱和脂肪酸在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上的应用前景[J].食品工业科技,(S1):-.

[4]车娟,刘姣,朱玉芳,etal.饱和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天津医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