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生活成为问题,未来在哪

“当生活成为主要问题时,工作是否作为唯一出路?未来又在哪?”

作者丨谢丹儒

来源丨最后一米阳光

摄影丨谢丹儒

1.

前不久,我去理发,遇见一个小哥。他是负责帮忙洗头的,应该是学徒。我不知道,和客人交流是属于工作内容的一部分,还是纯粹是个人出于好奇。他问了我一些问题。

“你的工资很高吧?”

这是一个很拙劣的提问技巧,属于“捧杀”的一种。人们往往会很自然地接茬。无论是出于虚荣,还是出于对真实情况的解释,再加上有人问你,若是不回答,似乎很不礼貌。

不过,作为个人,如果不太相熟的人问起薪资,我觉得这也挺不礼貌的。相熟的就更不应该问这个了。这是隐私,对吧。而且,如果薪资很低的话,也是一件挺叫人尴尬的事儿。

还好,我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所以应对这种情况,早就有了一套自己的方案。

“四五千。”我随口答道。这是我之前工作的薪资,实际是,当时的我并没有工作。当然,我也没必要和他说得那么详细。

“这么低,不会吧!”他语气虽然是惊讶的,但从他的表情上却看不出任何的变化。顿了一会儿,他接着说道,“以深圳的消费水平,这只够勉强吃住啊!”

我不太习惯自己先结束话题,我也就顺着往下说:“是啊,勉强够吃住。”

我注意到他看了我一眼。我当时的装扮,怎么说呢?确实看着不像这么穷酸的样子。

事实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人们自以为凭借自己的判断能够知道一些比表象更深刻的实质。而他们所采取的方式,往往是以貌取人。而我,很具欺骗性。不了解我的人,绝大多数都认为我不像个穷人。最起码,从言谈举止,我不太符合。

对于世俗的一些东西,我并不感兴趣,所以可能透露出不拘小节的某种从容感。这一点和见过大世面的人,表象看起来极其相似。再就是,我多少有些高傲,外冷内热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闷骚型。再加上多年阅读写作的书生气。综合来看,怎么也不像穷人,对吧?

“很难啊。”不知道对方是在感慨,还是在发问。但当时的我,确实没觉得有什么问题,而且,我有意开导他。换句话说,与其说我是在开导他,倒不如说我同样需要坚定自己的信念。

“也还行啊。就像你,这也只是暂时的工作,慢慢积累嘛。”言外之意,我们都是“追梦人”,眼前的窘境只不过是暂时的而已。

“重要的是学习成长,以后就会慢慢变好了。”我接着说道。

其实,以后的事情谁又知道呢?也许会变好,也许不会。

就像那句发问:“这个世界会变好吗?”

以及,《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经典对话:

“人生总是那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

“总是如此。”

当然,当时我想到的是另一段。狄更斯在《双城记》写的那段: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

这是一个信任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

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以上的“对话”算是生活的一个小插曲了。

虽然当时我确实这么认为,也是这么告诉他,也同样是告诉自己。

老实说,现在看来,当时的我对自己的处境并没有很清晰地认识,仅有的就那么一个简单的信念。

何况,我一直认为,自信本身并不需要任何理由——自信很重要,信什么反而无关紧要。

这观念直至今日,而今天,我的观念发生了改变:是的,我消极了。

2.

如果说,以前我可以毫无依据地保持自信,那么,今天的我则需要足够的依据,才能继续保持自信。

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涉世未深,后者无计可施。前者,自然可以保持纯粹、纯洁,甚至是单纯。可一旦触碰到现实,不难想象其后果……

已经是第三杯了,特浓的咖啡,不加糖,到加两块方糖,还是觉得苦。已分不清是心情的苦涩,还是咖啡的味道使然。

翻阅过的工作讯息,从熟悉的领域到感兴趣的领域,再到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幻想破灭。

“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嘛?”

不,该问的应该是——“我还能干啥?”

我啥也不会,啥也干不了,啥也不是。

“废物!”在心底谩骂了一声。

不,我还可以是其他的——比废物更能接受的答案。然而,这毫无意义。这一切在工作面前,如此苍白无力。

我想倾诉,随便找个人倾诉,哪怕对方只会说“嗯”、“哦”、“呵呵”、“咋的”……可是,有人会想听吗?

琐碎、唠叨、抱怨、自责、悔恨、咒骂……我实在想象不出会有人愿意听这些。

毫无营养,毫无价值,毫无意义,如此逼厌的生活,是真的吗?

我大可以选择舒适区,是的,我本可以。而且,很多人不都是这样做的吗?——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向生活低头,对梦想嗤之以鼻!

又或者,为了活下去,仅一个理由就够了。

不,我应该换个角度想:这些都只是暂时的,还可以有未来。只有活下去,才能看见未来。

我委屈,我不甘心,我要反抗!

然而,没有谁在逼我,真正给我压力的也从来不是别人。这样的结果虽非我所愿意看到的,然而,导致这一切结果的也从来不是谁,而是我。是我自作自受,是我自以为是,是我不自量力,所以,就该是这样。

而那些拥有我所羡慕的一切的人,他们也并非在向谁索取,他们而是凭借实力,拿着自己该拿的。无论合理不合理,我的判断,我所认为的合理,在事实面前不要再狡辩了。越辩解,就只会令我越瞧不起自己:“懦夫!”

“我是懦夫吗?”

“承认吧,你就是!”

头脑里,两个小人在争吵,很斯文,然而说出来的话却让旁观的我,目瞪口呆。我准备撕破脸破口大骂。他们不约而同回过头,看向我,眼神中是我看不透的恨。

他们恨我?是,他们应该恨我的!

我除了摊摊手,还能怎么做呢?我并非无辜,他们并非无理取闹,所以,我只能受着。

我还想笑,然而,笑比哭还难看。只好作罢。

但,问题总得解决。

等待?接受?承认?这也并不是说,问题就会因此消失。

“去吧,加油!”这是朋友的鼓励、关系、祝福!

“谢谢。我会的。”点头,苦笑,似乎咖啡的味道进脑子了。

就是这样苍白无力,我无计可施。

3.

瘫在床上,无病呻吟,辗转反侧。拿起手机,继续翻阅工作资讯。找工作,活下去。

从未如此迫切地,希望有个地方能容纳自己,让自己活下去。

这个要求很过分吗?并不。

何以这个问题到了我这儿,显得格外突出了?

当生活成为主要问题,工作是否作为唯一出路?我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曾工作过,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工作的收入确实可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然而,这是唯一出路吗?

我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今天打工,是为了将来不用打工;今天看人脸色,是为了将来不用看人脸色;今天的难,是为了将来的容易。

过去,我就是这样安慰自己的。

于是,每当我有新想法时,我便用这个借口将新想法扼杀;每当我对此产生怀疑时,我便用这个借口打消怀疑……这一条路很漫长,我活着,似乎仅仅为了活着。

可即使这样,我也总安慰自己,未来会收获到自己想要的。然而,越来越多我曾认为的未来就这样变成了过去,似乎未来永远也不会是那个自己想象中的未来。活着,更像是只有现在,没有未来。

我不禁问:未来在哪?

工作、打工、升职,实现财富自由,然后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很符合理想,愿景无懈可击,逻辑满分!

然而,如果停下来细想,真正实现财富自由的这条路径,它是否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呢?需要多长时间,在怎样的条件下它是成立的?以及要实现这些,自己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最重要的是,真正留给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时间还剩下多少呢?

我当然知道,我们不要站在现在的高度,去判定未来的事情,因为未来的自己是会成长的,会有新的选择和判断。

很好,这很积极,很符合我的乐观主义需求。当然,也代表了一部分真实。

说到底,我们寻求的不仅是一个观点而已,它还要是真实的。

历史、真实案例、生活中的例子,以及我们所看到的,都可以解释这条路是行得通的。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通常会觉得,自己的每种信念都是真实的。

而现实会告诉我们什么呢?它会告诉我们,仅仅是自己觉得还远远不够。这并非“相信所以看见,看见然后相信”这么一回事儿。这里面还应该涉及,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我们才能够真正看见。

这个条件,就是构建未来的因素,也是能够回答未来在哪的关键信息。

4.

那么,未来在哪呢?在自己手中,这当然算。

自己的未来,本就属于自己,但又不仅仅如此。它应该还包括,我们形成自己的原因,比如说配得上这个未来的自己是怎样的?这个问题自然越具体越能够实现。

不断通过现实去作答,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一旦现实条件具备,或者是变好时,理想就越容易被实现。清晰的目标,大抵如此。

更重要的是,通过现实反观理想,我们更能够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案,从而更快的实现理想。

不过,即使这样,新的问题还是存在的:那就是如何维持自己的理想并能够继续存活下去。理想的生活不应该只是满足于现状,它还应该包括输出,持续增长。

就像我们的工作能够满足基本日常,然而,一旦失业,我们该怎么办?

所以你看,即使满足日常需求这么简单的理想,它都并不稳定,它同样需要一个出路。

说起这一点,不得不提小时候我们就曾接触过的问题,关于长大的问题。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曾在小时候渴望长大,然而,长大后能够如愿以偿的又有多少呢?

因为,很快你就会发现,长大不是终点,它后面还有婚姻,变老,以及事业,和生活提出的更高要求。责任、义务、理想等等。

这些又要靠什么去支撑呢?

当然,这样去想,似乎无解。但绝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过来的,这一点是可以看见的。甚至,从自己的过去到现在,自己也是能够有所体会的。

越来越离不开工作了,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所谓理想还是要有的,但可能一直被搁浅着。

生活还在继续,过去和现在产生联系,未来和现在紧密相连。我不得不思考得多一些。

而不安、焦虑、困惑,各种情绪在这些大事件面前,丝毫无法动摇它们的存在。好像只有一条路可以走,活下去,面对它们,迎接它们,并送走它们。

扛着、熬着、艰难度过,会有出头之日吗?也许有,也许没有。但,总结的时候,它也变得不再重要了。因为还有更迫切的,那就是接下来怎么做?或者说,接下来怎么活?

好像扯得有点远了,请原谅。

这是我想到比较符合自己的分散注意力的方式。然而,好像效果并不理想。

老实说,我现在还是有点小焦虑。

5.

要说起来,也并非没有办法。

我曾经回答过这样一个问题,有人问:坚持下去会成功吗?(关于写作)

我记得,当时我是这样回答的:

人应该学会两条腿走路,而不只是看着脚下的路和未来的方向,还应该看到自己。这个自己,自然也包括自己的成长。它不应该是一个静态的洞察结论,或一个简单的观点,而应该是具备随时调整和应对变化的存在。

当然,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个观点而问,那么,我更好奇的是:你为什么会这么问?你想知道的答案是什么呢?

不过,换作我,我可能想得更多的是,我是否应该听从他人的建议,还是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哪怕这个信念,可能并非那么真实。但它依旧可以作为理想,奋斗目标,而存在着。

是的,我会选择保留这一项,永远保留。因为,它对我而言,至关重要。

至于成功与否,我是这样认为的,什么样的成功才算是成功呢?它是永恒不变的吗?还是只作为一个阶段性目标而存在呢?

如果是前者,兴许需要的不是坚持,而更应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4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