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又刷了BBC的纪录片《碳水化合物的真相》,我开始对低碳饮食产生了兴趣。
开始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什么是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1]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自然界存在最多、具有广谱化学结构和生物功能的有机化合物。可用通式Cx(H2O)y来表示。[2]由于它所含的氢氧的比例为二比一,和水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
说实话,我化学不太好,真心看不懂。简单来说,片子里告诉我们碳水包括淀粉、糖和纤维。
几乎所有食物都含有碳水化合物,而我们国家,更是碳水大国,常见的主食搭配主食,比如土豆丝盖饭,其实是土豆+米饭=2份主食,淀粉比例太高,缺少蛋白质和纤维素。
片子里将碳水分为3类:黄色碳水、白色碳水、绿色碳水。
淀粉含量高的为黄色碳水,例如米饭、意大利面、面包、土豆等;含糖量高的为白色碳水,例如糖果、碳酸饮料、加工食物等。
这两类碳水,不管淀粉还是糖,进去人体后,都会被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是身体主要功能物质,问题是,如果你吃过多的碳水,过剩的葡萄糖就会转化为脂肪。
好消息是有一种碳水我们摄入远远不够。水果、蔬菜里面的纤维含量较高,属于绿色碳水。
纤维是一种慢速碳水,能够缓慢释放能量,一般不会让我们变胖。
简单来说,白色碳水=糖,黄色碳水=淀粉,绿色碳水=纤维。
问题是,我们很多人往往吃错了碳水。如何更聪明地选择食物成了现代人减肥的一个难题,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片子,去揭开食物的秘密。
我们应该吃多少碳水化合物呢?
在一万多年前,我们从狩猎转变到农耕经济,农作物(碳水)逐渐成为我们饮食的中心。
我们把收获的谷物磨成粉,用面粉来制作馒头、面包、油条、蛋糕等,我们越来越喜欢碳水化合物,吃得越来越多,越来越胖。
这就是碳水被诟病的原因。
那么,有没有一个碳水摄入的标准呢?还真有,不过我们需要一个小实验来测试一下每个人的碳水摄入。
实验过程非常简单,准备一小片原味的小圆饼,放在嘴里咀嚼,计算你感受到饼干甜味的时间,用时越短的人可以摄入更多的碳水化合物。
原理是因为能够快速感受到甜味的人,他们的嘴里含有非常高的淀粉分解酶浓度,可以快速将淀粉分解成小分子糖。
不同的人对碳水的分解能力不一样。
如果你感受到甜味的时间>30秒,就需要减少黄色和白色碳水摄入量。
接下来,营养学家给我们展示了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含糖量,也就是说吃掉这些东西,身体消化它,并把它分解成和这些方糖对等的含糖量。
米饭糖最多,甜甜的草莓含糖量最低。
一个食物的甜味并不决定它的含糖量高低,这一点我深以为然,比如酸酸的山楂,不怎么甜的火龙果,其实都是高糖水果。
生活中有很多碳水是看不见的,它们小心翼翼地伪装在看起来无害的食物中,一旦我们摄入过多,除非完全燃烧掉这些葡萄糖,否则就会存储为脂肪。
那我们如何在生活里避免摄入太多隐形碳水呢?好消息是有个东西叫抗性淀粉!
抗性淀粉属于一种纤维,不被人体吸收,但是有益于身体,它们能够滋养肠道有益菌的生长。
如何吃到更多的抗性淀粉?
我是个行走的面包星人,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很喜欢,尤其是全麦的切片,毫无夸张的说,市场上的我基本都吃过。
所以片子里提到面包的时候我就激动了。我们平时吃的白面包是一种精致碳水,需要控制它的摄入量。
可替代的是俄罗斯黑面包、传统德国粗黑麦面包,其实就是全谷物做的面包,因为全谷物含有抗性淀粉,很难被分解成葡萄糖。
全麦面包在大多数地方都能买到,但是挑选也是个技术活,因为市面上很多全麦都是假的,有的使用焦糖着色,有的是添加了一点麦麸,并不是纯全麦的。
一定要注意配料表,全麦要占首位,其次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