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泡沫也有好有坏
智能音箱为什么会火?那是因为它没有被当做一个音箱对待,而是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这给了智能音箱一条入主客厅的正义的理由。
据StrategyAnalytics统计,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为万台,同比增长%。而年全年数据,有可能会突破1亿大关。这让智能音箱成为了过去十年中销量增速最快的一款消费电子产品。
不可忽视的是,中国在这场智能音箱大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硬件到软件,结合智能家居概念,以AI技术赋能,智能音箱毫无疑问是今年智能产业最大的黑马。
战火纷飞
智能音箱的战场是全球性的。最早亚马逊和Google基于对AI技术的演示推出了各自的智能音箱产品——两者都不是硬件公司。其后,国际上微软、索尼、松下等,国内上小米、联想、阿里巴巴、京东、喜马拉雅等先后跟进。
而点燃年第一炮的,则是苹果的HomePod。年初HomePod的发布,对中国市场产生了极大的引导作用。被视为风向标的苹果,无意间点着了一场“大火”。今年则有百度、华为、Rokid、三星等数家企业入局,颇有些后知后觉。
但这也意味着,智能音箱已经成为一个跨行业的竞争领域,而且玩家体量都比较大。其竞技的本质,也不在于音箱本身的音质或做工,以往评测一款音箱的标准已不适合智能音箱。因为智能音箱的核心其实是AI系统。
亚马逊、Google、微软、苹果以及阿里巴巴等企业发布的智能音箱产品,与其说是一款音箱,不如说是一个AI载体。后续很多品牌,比如索尼、松下等,一般使用第三方AI系统。对他们来说,AI系统只是一个卖点。
这是智能音箱战场的两大阵营:一方面是以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未来派,一方面是以传统消费电子(通常是较大体量的音箱事业)为代表的产品派。
当然,值得一提的,作为在移动设备领域唯一可与苹果抗衡的三星,在年的年末终于也入局了智能音箱大战,推出了搭载自研Bixby人工智能系统的GalaxyHome。
价格走低
智能音箱的战火蔓延到国内后,局面发生了变化,大有泡沫化的趋势。当然,这并不是否定智能音箱作为一款智能产品存在的价值,而是说它作为一款音箱产品的价值在逐步消逝。泡沫化最显著的信号就是:价格战。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国内的智能音箱产品,价格区间都比较大。这是因为它们刚投放市场时,普遍有着几百元的较高售价。随着竞争加剧和电商促销,智能音箱的购入门槛立刻跌到百元以下。
比如天猫精灵当初发布X1时是元价格,相比亚马逊Echo这样的智能音箱已经大大拉低门槛了。而后,天猫平台上该产品价格跌到元,很快进入元。
今年双11,淘气值≥的淘宝超级会员,可以99元的价格购买天猫精灵X1。普通会员在双11当天如果实付满元,也有机会以99元价格购买。如今,天猫精灵推出的入门款方糖音箱只卖99元。
百度的小度智能音箱,在发布之初就打出了89元的超低价。有趣的是,这款音箱当初定价在元,89元只是所谓的尝鲜价。但如今搜索其价格,发现清一色都是89元。而售价元的Pro版,如今也只卖元。
可以肯定的是,百度的智能音箱就算是不亏本,也肯定不赚钱。其在定价补贴上,比阿里巴巴还要狠。要知道,在百度发布小度智能音箱之前,还曾发布过由其收购的渡鸦科技出品的RavenH智能音箱,售价高达9元。
从9元到89元,百度在智能音箱上采取的定价策略,直观地反应了整个行业的价格走势。如今,智能音箱刚引爆时那近元的价格已不复存在,就连声学领域的大拿索尼出品的智能音箱,也只有元的门槛。
最强大脑
随着价格走低,智能音箱作为一个音箱的属性被压榨到最低。那么,这个智能设备究竟能带来怎样的改变?换句话说,即便是泡沫,也有好坏之分。如果是好的泡沫,还可以折射出灿烂的阳光。
据SmartAudioReport报告,有万的美国成年人已经拥有智能音箱。预计在年,智能音箱将覆盖75%的美国家庭,达到万台。
这意味什么?意味着,如果美国的普及率达到75%,那么智能音箱将成为除手机之外第二大普及的数据采集器。
因为智能音箱的本质是背后的AI系统。比如百度的DuerOS、阿里巴巴的AliGenie、腾讯的叮当等等。在使用智能音箱过程中,用户的行为模式被清晰地描绘了出来。智能音箱成了AI系统的练兵场。
众所周知,AI系统需要采集大量数据进行深度神经网络的训练。听得越多,系统的聪明程度将越高。把智能音箱作为一个智能家居控制中心,可以让智能家居真正变得智能。
小结
毫无疑问,智能音箱进入了某种程度上的泡沫。只需几十块钱,任何人都可以拥有一款智能音箱。而生产一个智能音箱本身的物料和制造成本有多少?大概也要几十块钱。
大的互联网公司靠放弃利润甚至补贴来获取智能音箱出货量,其实是为了采集明天的数据占坑。从这个意义上讲,智能音箱已经不是音箱,而是某个AI系统的触角。
不久的将来,这个AI系统将成为家庭的一员。
--------------END--------------
文:刘琦图:天云美编:章丘
总编:彭安军主编:刘琦责编:查一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已与采访对象核实文中信息。部分图片为采访对象提供,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原创图片版权归属于杭州蜂动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允许不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