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没有想到,重庆是全中国咖啡交易量最大的城市,如今在重庆的商圈甚至是有人的地方,都非常容易寻找到一个咖啡店。
重庆人喝咖啡的历史,大约可以追溯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重庆城出现了三家比较知名的西餐厅,他们别分是“祺春西餐厅”、“巴山西餐厅”和“沙利文西餐厅”。据说,吃完西餐,来一杯咖啡是哪个时候最“洋盘”的事情,进去消费的除了洋人,大多是家庭非常富裕的人群了。
上世纪四十年代,重庆第一家专门的咖啡馆——心心咖啡厅出现了,一段关于孔二小姐怒抽徐中奇的传奇故事紧紧地与心心咖啡馆连在一起,让地处会仙桥的心心咖啡厅声名远播。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喝咖啡这种“小资”的生活从人们的生活中彻底消失。
时间一晃到了8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重庆逐渐开始有了星级酒店,它们引进品牌咖啡和专业设备,咖啡豆现磨现煮的方式开始风靡起来,但是这个时候的咖啡,一杯大概要70-80元,对比当时的收入,咖啡依然属于高档消费。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重庆城市的发展,重庆有了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咖啡馆,它就是季鸿所创立的概念98。
季鸿01.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家咖啡馆
年,中国的互联网刚刚兴起,百度李彦宏还在国外给别人打着工;马云刚经历创业失败,刘强东刚在北京创办了京东那时候主要工作是在中关村卖光碟,还有个有志气的小年轻搞了个公司,决定开发一款叫OICQ的软件,这人就是马化腾。
年,还珠格格热播全国,电影《泰坦尼克号》在中国上映,在山城重庆,一部名叫《山城棒棒军》的电视剧也在热播,重庆的山城风貌以及极赋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在这部当时的热剧中可以窥见一二。
山城的棒棒军们年底,当季鸿第一次来到嘉滨路下自己打造的这方寸天地时,她总会想起儿时,母亲带她去的心心咖啡馆。在码头文化浓厚的重庆,心心咖啡馆是那个时代的文化先锋,衍生出人们对异国的幻想,喝的是咖啡,喝的是稀奇,喝的是向往。
那个时候的重庆还没有一个像样的休闲场所,山城交通的不便利带来了相对的滞后与封闭,新鲜的文化和潮流很难流行。从国外回到重庆的季鸿有些不适应,每天一杯咖啡的她,甚至找不到一处可以喝咖啡的地方。
不愿意改变自己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季鸿索性就自己开了一家。白天可以喝咖啡,晚上提供酒水饮品,特意选择了靠江边的位置,让山城绝色的夜景成为氛围担当,而时髦另类的LOFT空间彰显着季鸿的好品位。
早期的概念98内部环境开业的那一年,正是年,开业的那一天,正是9月8日,概念98谐音酒吧,特别好记。
重庆嘉滨路边开了一家可以喝酒的咖啡馆,而且主人还是一位风姿绰约的女老板,一时间,概念98在当时重庆的文化圈里炸开了锅。各路文化人陆续慕名拜访,喝过季老板家的咖啡和酒后,心满意足地离开,并欢喜于在重庆终于找到了能够满足他们审美情趣的地方。
一传十,十传百,在互联网并不发达的年,没有做任何推广的“概念98”成为了当时的“网红店”。虽然季鸿很不喜欢“网红”这个名词。
当然也有人看不惯。
年,大部分重庆人的意识形态中,喝咖啡这件事有点“作”,少数人的认知还仅限于雀巢这种不加方糖,喝起来有点苦的饮料上。这就意味着,过于小众的概念98很可能面临着,不被市场接受,难以维持经营的局面。
概念98早期的内部环境季鸿却并不担心,但这种不担心并不是毫无理由的盲目自信,也不是对商业模式的前瞻和预判,而是完全出于一个重庆人,对重庆这座城市爱得深沉。
在国外生活多年,见识了山城之外的世界,也学会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对这座寄满乡愁的老城,季鸿有着自己的期许:“重庆不应该只有袍哥文化,码头文化,她应该看得更远,变得更好。”
年,那个爬在心心咖啡馆玻璃柜前,感受着咖啡带来美好的小女孩,已经用自己的方式,让一家咖啡馆成为了这座城市时尚文化的名片。
02.从咖啡馆到城市会客厅
90年代,在重庆,如果说一群人光着脊梁喝着酒在洞子火锅里捞毛肚儿,划拳声掀翻天算是最时兴的“派对”,那么,有一群人在概念98,对“派对”二字,做了正解的诠释。
那个时候,西方的节日还没有像如今这样拥有颇高的接受度,所以每年概念98的周年庆成为当时最重要的partyday。
当时,没有会员管理系统,常来的客人都在季鸿的电话簿里,每年想好了派对主题,季老板就打电话去挨个邀约,那个时候的娱乐方式除了打牌、舞厅、卡拉OK,这种显得“嘿洋气”的聚会方式吸引了很多志趣相投的人。
久而久之,概念98慢慢地就成为了一个聚集地,来来往往的客人,彼此认识,随便晃一圈,都能找到聊天的搭子。
正在概念98红火的时候,一场洪水漫过了嘉陵江的堤岸,涌进了概念98,昔日热闹光鲜的社交场一片狼藉衰败。
被洪水“亲吻”之后的概念98面对眼前的一切,季鸿却并没有觉得是一件坏事。“不破不立,我是那种越挫越勇的人,这场洪水刚好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重新定位概念98。”随即,季鸿请来了法国知名设计师Ben在老地方重新装修了一番,换掉了裸露的天花板,铁架子焊接的个性吧台以及条纹桌布,改而以经典的大都会风格代替,却并没有迎来过去的门庭若市,老顾客来得少了,他们寻不见常坐的凳子、喜欢的陈设,甚至有人以为概念98换了老板。
季鸿并不着急,她又一次离开了重庆,飞往美国探访学习,作为中国国际俱乐部联盟发起人之一,她与清华大学的王旭川教授一起考察了美国一些历史悠久的俱乐部。经过深度的了解,考究它们的经营模式、经营理念,最终发现了这些“百年老店”的秘密。季鸿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情感的重要性胜过物质。
如今的概念98从美国回来后,季鸿把概念98定位为“城市文化客厅”,锁定有消费能力、追求生活品质的精英人群。她想要把概念98做成百年老店,要在重庆做一个自己热爱,且让更多人喜欢的店。“我们做城市文化客厅,是要把文化内涵提炼出来,这个文化要注入在我们每一次的活动当中。餐有餐的文化、派对有派对的文化,每一次活动都用心用爱去做。他人感受到的值得,不是金钱上的,而是来到这里的意义是,是否有独特性。”季鸿说。
当然,无论“城市文化客厅”的概念和服务玩得有多么成功,回过头来,概念98毕竟是一间休闲吧,季鸿深喑品牌的命门还是要做好产品。所以在概念98,即使是一块普通的牛排,也追求极致的口感,不腌制,不过度加工,保留食材原本的味道,很多来重庆的“老外”尝过之后,都赞不绝口。
概念98出品的牛排经过岁月的沉淀,季鸿手中的茶,就如咖啡红酒以及身上那袭韵味十足的旗袍一样,愈是历经时光,愈是回味无穷。于是,去年,季鸿精选了上等的古树红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作“季·红茶”,也成为概念98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分享所爱,是季鸿做“百年老店”的终极理想。
03.概念98的朋友圈
作为重庆的头号粉丝,著名大提琴家朱亦兵每次来重庆,结束江对岸重庆大剧院的演出都会在概念98做一场小规模的。4个大提琴表演,季鸿邀请20几位概念98的朋友做听众,表演之后,大伙和朱亦兵吃饭、合影,把酒言欢曲子的故事。在这种精神盛宴中,大家距离不仅拉近了,也获得了艺术的滋养。文化艺术圈并不大,很快,越来越多的文化名人慕名造访,也同时带来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