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定兵团基因谱传承兵团不灭魂

  年,10多万将士脱下戎装奉献青春,组建新疆建设兵团,戈壁惊开新世界。年,石河子市北三路59号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兵团人铸就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好这些宝贵财富”。党的基层干部,当沿着标定的兵团“基因谱”、传承好兵团“不灭魂”,胸怀满腔热情走好“新的赶考路”。

  无一尘染,不以日月为限,做“心若冰清”的爱国者。“雄师十万到天山,且守边疆且屯田。”年,一道特殊的命令:“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10多万官兵无一尘染,不以日月为限,脱下戎装变成了“生产队”“工作队”。党的基层干部当学其热爱祖国的满腔热忱,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做“心若冰清”的爱国者。

  无远弗届,不以山海为远,做“无私大爱”的奉献者。“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10师团职工马军武,“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9师团职工魏德友,“西陲戍边半世纪,我伴寂寞守繁华”。一代代兵团人无远弗届,不以山海为远,不穿军装、不授军衔、不拿军饷、永不换防,立起了奉献祖国边陲的不朽丰碑。党的基层干部当学其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做“无私大爱”的奉献者。

  无坚不入,不惧道阻且长,做“筚路蓝缕”的创业者。“戈壁惊开新世界,天山常涌大波涛。”新疆第一批现代工业、第一匹机制棉布、第一块毛巾、第一块机制方糖,打破北纬42度以北“植棉禁区”的思维定式,率先推广使用地膜植棉、膜下灌溉、农用航空、测土施肥等先进生产技术。新疆建设兵团凭着“杀出一条血路”的英雄气,白手起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生动诠释了兵团人无坚不入,不惧道阻且长的艰苦创业史。党的基层干部当学其艰苦创业的坚韧定力,咬定目标、坚定信心,定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做“筚路蓝缕”的创业者。

  无往不至,不负满天星光,做“开拓创新”的进取者。“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新疆建设兵团的团场大都分布在“不适合人类生存”的戈壁沙漠里,“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风吹石头跑”就是其真实写照。即使环境如此恶劣,兵团人却无往不至,不负满天星光,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开垦出千万亩良田,建立起座座现代化新城,构建了数千公里生态屏障。党的基层干部当学其开拓进取的豪迈气概,把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维,融入到立足当代、面向未来的奋斗中,做“开拓创新”的进取者。

来源/作者:重庆市涪陵区荔枝街道贺明芳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9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