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糖
要问这个星球上最有年味儿的城市有哪些,答案里一定有西安没跑。在这座处处挂满大红灯笼,张灯结彩的古城过年,无论是去大唐芙蓉园看场流光溢彩的灯会,还是在大唐不夜城听场新春歌会;或者在大雁塔第一声新年钟声中迎财祈福……
作为一个现代人,在西安过年有一万种玩法,让你从骨子里感受到最传统最中国的年味儿。但假若你穿越回盛世唐朝,在春节期间会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玩法?
那些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唐人民们,又是怎么过我们的中国年的?
1
过年最开心的事是什么?诶,说收压岁钱的那位先等等,过年最开心的事当然是放假啦!小孩子们不用上课可以尽情享受寒假,大人们不用上班可以睡到日上三竿,春节时这独特的悠闲日子毫无疑问是过年最大的馈赠。而唐朝人民自然也能享受这种“馈赠”.
巧的是,唐朝“春节”假期跟今天的春节法定假期一样是7天。
其实唐朝没有“春节”这一说,因为唐朝只有农历历法,大年初一叫做“元旦”、“元日”、“元正”或“岁日”。每年政府规定的“除夕元正假”,是除夕及之前三天,和初一(即元日)、初二、初三。
好了,假期一旦开始,唐朝人民也会和今天一样来场大扫除,置备些年货。时间很快便来到了除旧迎新的重要日子——除夕夜。
提到除夕夜,吃货们肯定最先想到的是年夜饭,可是对于唐朝人来说,除夕夜可是一个难得可以天黑出门乱逛而不犯夜禁机会。在这晚,长安城的街上可是热闹的不行,挤挤攘攘、欢呼笑闹的人群簇拥着驱傩队伍向前走。
什么?你问什么是驱傩(qūnuó,音区挪)?驱傩是唐朝驱除疫鬼的仪式,人们在那天会带上青面獠牙的面具一起上街进行舞乐表演,希望驱走鬼怪,祈求来年平安祥和。
古人把一切不顺利,困难、灾难、危难,都称为“难”,原因是邪气笼罩。为了控制“难”,古人发明了“傩”。通过“傩”控制、驱赶“难”。因此便有了驱邪、驱傩仪式。
驱傩吹笛又击鼓,瘦鬼涂面赤双足。桃弧射矢茅鞭打,鼠窜引得众欢呼。
唐王建《宫词》,描写了仪式的场面:
金吾除夜进傩名,画裤朱衣四队行。
院院烧灯如白昼,沉香火底坐吹笙。
孟郊《弦歌行》这样描述:
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
暗中崒崒拽茅鞭,裸足朱衫行戚戚。
相顾笑声冲庭燎,桃弧射矢时独叫。
一般来说,大家边走边跳边吹拉弹唱,大部分人以凑热闹起哄为主,前面专业领舞(瘦鬼染面惟齿白)的有歌词,歌词内容大都是描写正义人类如何揍鬼怪的。
要知道,过年本来就含有相当浓重的驱除鬼怪、保平安祈祥瑞的成分,而“驱傩”正是集中体现这个作用的仪式,在古代中国延续了上千年,到近现代,一些乡村里照样还有。
2
这边大堆人马跳大神,那边“爆竹”声劈劈啪啪响成一片。诶,这声音可不是火药被点爆后的声音,唐朝可没有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那种内塞火药的纸皮鞭炮。
唐朝的“爆竹”,那才真正是字面意义上的“爆竹”——拖来一大堆竹竿往火堆里扔,竹节中间有空气,被火烧爆的时候自然会“噼里啪啦”的响。过年时小孩子们在火堆上烧竹,家里大人会搜罗过去一年用坏的扫帚、鞋子。唐代人们认为扫帚得扔进火堆里烧掉,不能丢出院外,这样才可以在新的一年“令仓库不虚”。至于破旧鞋子则要埋在院里,这样家里会出当大官的儿子。
穿过又蹦又跳的驱傩队伍,往巷曲里走,你会发现家家户户院里都点着大火堆,火光冲天,唐朝人一般叫“庭燎”。等回到家中,就是和今天一样家人团聚在桌前一起吃年夜饭的重头戏了。唐朝人过年都吃啥呢?这似乎是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不过其实当家里人开始吃元日团年饭的时候,首先上席的,并不是吃的,而是喝的。
元日要喝几种过年专用饮品,一种叫屠苏酒,另一种叫椒柏酒。
屠苏酒是一种中药剂,由大黄、白术、桔梗、蜀椒、桂辛、乌头、菝葜七种药材混合制成。在唐代,除夕夜这晚喝屠苏椒柏酒,规矩竟然是从小孩子喝起。人们遵循着“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的规则,用这杯“得岁”酒来祝贺孩子们又长大了一岁。
另一种椒柏酒则是用花椒和柏树叶浸泡的酒,据说这两种酒喝了都能驱邪解毒延年益寿,但想必味道可能有些许古怪。不过唐代过年的饭桌上味道古怪的食物可不止要喝的酒,喝酒时席上还会端一个“五辛盘”:
盘子里一片青青绿绿的生辣气冲天,分别放着五种蔬菜,乃是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吃“五辛盘”是为发散五脏郁气,预防时疫不闹病。
唐朝人的年夜饭难道和“美味”就沾不上边吗?当然不是。五辛盘吃完,就会端上来一盘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胶牙饧。饧是什么?大致就是今天所说的麦芽糖啦。这是古人用大麦、小麦或者糯米制出来的甜品,主要是给老人吃的。
胶牙也就是固牙,一方面是考验老人的牙齿坚固程度;另一方面也是祝愿老人牙齿永不脱落长生不老。
3
喝了苦酒,吃了辣菜和一点儿糖后,主食就端上了桌——一个个半月形状,面皮里裹着各种馅,刚从大锅里水煮熟了捞出来的热饺子!
不过唐朝的饺子不叫这名字,叫“汤中牢丸”。唐朝人吃饺子也会配上醋和蒜,吃的时候带汤,汤中还会撒上香菜呢。
年夜饭吃的差不多,当当当当,子时(23时至01时)也到了,街上钟鼓齐鸣,这是辞旧迎新的一刻。唐朝人也要守岁吗?那是自然!这一刻,在家里守岁的人们会纷纷起身,晚辈给长辈行礼,奴仆给主人叩头,大家要说一些拜年的吉祥话。
但和今天“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可不一样,唐朝的拜年话当然都是类似于“福延新日,庆寿无疆”或者“福庆初新,寿禄延长”,这种文绉绉的祝福语啦。
但是,人们最期待的新年红包环节在唐朝是没有的。你没有看错,生活在盛世的唐朝人不给压岁钱。过年一定要给钱的风俗,在唐朝还没有兴起呢。
有的家里很有钱或者长辈很疼小孩的,可能会准备点儿特制的金、银、铜钱,或者贵金属饰品,在过年过节时赏给小孩子取个吉利。
但是“压岁钱”这个名词在唐朝时还没有出生呢,那时候叫做压祟钱、压惊钱。
子时过后,有的家里成年人还要继续守岁玩乐,一直熬夜到天明。什么,你说没有春晚看少了过年的气氛?在唐朝,“春晚”可不是普通百姓能够看到的,只有皇宫里会在除夕这天上演一场盛大的“春晚”——
首先,皇家歌舞团数千名演员浓妆艳抹,粉墨登场,在皇宫的大殿前表演“傩舞”。紧接着是太常寺卿带领庞大的皇家乐队,拉开“春晚”序幕,优人表演、相扑、杂技、魔术、驯兽、舞狮等节目丰富多彩。皇帝和嫔妃以及皇家子女们都会前来观看。
想象一下千年前的唐太宗李世民在除夕夜穿着崭新的龙袍,兴致勃勃地与民同乐,一起观看“春晚”。他看到精彩之处,一时兴致所起,口谕大摆宴席,宴请群臣,举起椒柏酒,开怀畅饮。
举国欢庆、共度良宵,辞旧迎新,通宵歌舞。在盛世大唐,除夕之夜的皇宫里外,到处都呈现出迎新年、辞旧岁的繁华景象。
4
到了大年初一的早晨,唐朝人喜欢在院里竖起一根很长很长的竹木竿,底部埋扎在土里,竿顶飘悬着纸或者布做的长条型旗子,在寒风中抖动,这叫“幡子”。
后来这种风俗传到日本,就演变成了今天大家熟悉的“鲤鱼飘”。
换桃符、贴门神和春联的活动自然在唐朝是少不了的。桃符是用桃树枝干削成的一对木片,一般涂成红色,挂在大门两边,据说有辟邪作用,每年大年初一摘下旧的换上新的。如果实在穷得换不起新的,也得摘下来,重新刷一遍红油漆再挂上去。
最早两片桃符上,一片写“神荼”,一片写“郁垒”,都是传说中能镇恶邪鬼的门神。到了唐朝中后期,由于皇室带头炒作,这哥俩被群众更喜闻乐见的秦琼、敬德代替,而且群众觉得光在桃符上写两个名字不够过瘾,还得把他俩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才够疗效,这就是“门神”了。
至于贴春联,原先一直以为从唐末五代起才有这风俗,不过敦煌出土的文字资料证明,早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就有贴在大门两边的对偶联句出现了。
比如:“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春联)”“铜浑初庆垫、玉律始调阳”、“五福除三祸、万古殓百殃”、“宝鸡能辟恶、瑞燕解呈祥”。
5
过年嘛,唐朝人也要走访亲友,互相邀宴、拜年。从大年初一开始,长安城里家家户户都设着酒宴,邻居们相互拜年的时候,都可以一路吃将过去,美得很,这在当时叫做“传座”。
唐朝的拜年,一般要略备薄礼,还要讲究一定的礼节。在家庭内部,年龄越小,元日这天需要的跪拜次数越多。而朋友之间、同僚之间的拜年,则“多不亲往”,“每以束刺签名于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为常”。
这个签名的束刺,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名片;而让一个仆人跑一趟,送上“名刺”以表达新年祝福,也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手机短信或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