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黑暗料理”,本来指的是黑暗料理界所做的料理(并不是指非常难吃的料理),经网民延伸之后,“黑暗料理”意指富有创意的食物。80后,坐标北京,妥妥的射手座一枚,一直很想念和回味小时候农村那些吃过的“黑暗料理”,如煨毛豆、煨橘子、煨甘蔗、烤腊肉、烤糍粑……味觉是人类最长久的记忆,随着年岁的增长,你可能会忘记很多很多事情,但是唯独不会忘记小时候的各种特色美食。
1、煨毛豆
在农村,小孩基本上是不用大人看的,一帮小孩伢子跟着一帮大的,大概10来个人,一块放牛去。到了草坪上,牛儿很乖巧认真地吃着草儿,基本不用看,每次只要偷瞄两眼不去吃邻居伯伯家的庄稼就可以。
恰逢秋末,地里的毛豆已长成,豆荚一个一个胖胖地鼓起了腮帮子,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让人欲罢不能。“我们煨毛豆吧,这么胖乎的毛豆煨熟一定很好吃!”絮儿姐姐提议道。“好啊!好啊!”大家连声附和起来。于是就开始了分工,几个年纪小点的就去拾柴火,年纪大的去掰豆荚,把豆荚连藤带叶一块掰下来,然后再摘去多余的叶子。接下来开始生火,等生出一大堆草木灰之后把豆荚藤一股脑儿塞在灰里去,用灰埋得严严实实的,最后在旁边再生点小火,继续煨热。
大约半小时之后,毛豆就熟透了,豆香四溢,掰开一个,嫩嫩的,绿绿的,嚼在嘴里,满满的豆香,挑战着我们的味蕾。等吃完了,个个都跟长了黑胡子似的,调皮的孩子还捋着胡子学起了村里的老学究,“你们这茬孩子,就是调皮啊!”天为盖地为庐,席地而坐,齐话童趣,这不就是我们要的诗和远方么?
(图片来源于网络)
2、煨桔子、煨甘蔗
“民食果蓏蜯蛤,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火的出现与使用,带给人们截然不同的美食体验。炭火,即为燃烧炭所生的火焰,小时候在农村,可以用它来温酒,烤制美食。
煨桔子、煨甘蔗就是其中的两种。冬天湿寒,感觉凉气好像吸附在衣服上,让人瑟瑟发抖,南方没有暖气,只能通过炭火来取暖。冬季桔子吃起来,牙都能冻掉半边,所以妈妈会拿几个桔子放在炭灰里煨着,煨好之后满屋子都是桔子的香味,扒开皱皱的皮,放两瓣儿在嘴里,温热香甜、桔香四溢,而且老人们说,煨桔子还能驱寒和治疗咳嗽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煨桔子,煨甘蔗也是非常常见的“黑暗料理”。妈妈把甘蔗剁成2节2节的小段,带皮放炭灰里煨着,经过煨制的甘蔗,恰到好处地失去了多余的水分,妈妈把甘蔗皮削掉然后分给围在炭火盆边烤火的亲人们,一家人围炉而坐,嘴里啃着温热香甜的甘蔗,诉说着这一年来自己的收获与经历,温馨而有爱。一年到头,爸妈也就春节的几天能有点闲暇,孩子们也从工作单位和学校回来了,享受着妈妈做的美食,话话家常。
(图片来源于网络)
3、烤糍粑、烤腊肉
糍粑和腊肉是湖南人必备的年货,春节的几天,因为没怎么劳作,所以,有时候基本就吃两顿饭。两顿饭之间,有时候会垫补点东西,比如说烤糍粑,把圆圆的糍粑放在剪刀似的铁钳子上,然后放在离炭火5cm的上空烤制,烤制1分钟后可以翻面,烤到糍粑中间鼓起来,就是烤成功了,然后放一颗妈妈准备的方糖块,一对折,变成了月亮形的糍粑,再把糍粑周围捏紧,把方糖严实地裹在糍粑里面,利用糍粑的热量把方糖融化成液体状,再放回炭火上烤制一分钟,让方糖彻底地融化,最后与糍粑融为一体。咬上一口,软糯香甜,唇齿留香,糯米的香味混杂着方糖的香甜,来自美食的安慰,不管是对身体还是心理,都是大大的满足。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记得小时候,春节前,家家都会宰一头猪,保证一整年都会有腊味吃。爸爸会把肉弄成大概40cm长8cm宽的肉块,然后再用一根结实的棕绳系上,最后一起挂在非常结实的架子上,放在炭火盆的上空烤制。
小时候,趁爸爸妈妈不注意,我就拿刀片下来几片,放在碗里,再在装了烧酒的碗里打几个滚儿,然后拿出来晾着,另外在碗里放上一些盐和辣椒面,把他们均匀的混合在一起,再均匀地涂抹到肉片上,然后就可以放在铁钳上烤制了。等到肉色变白,翻面并且冒出“吱吱”的声音,就算是烤熟了。
纯正的土猪肉,配上天然的调味料,满屋子的肉香,一大块放在嘴里,咸鲜香辣,肉香扑鼻。心想,这下子肯定要被爸妈发现了,果然,老爸还是发现了,老爸说:“这腊肉还没烤完,都被你剐吃了,你个小贪吃。”这时我就赶紧凑上前去,喂到爸爸嘴里,“你就说香不香吧!”我连声问道。“香!我女儿烤的肉真好吃,但是这些腊肉主要是留着来客人吃的,你悠着点啊!”爸爸说道。“行!行!我知道了!”我应声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食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对文化的态度,当美食回归美,才是真正的美味。享受美食的时间是快乐的,但是等待美食出炉的时间是最快乐的。80后的你们,是不是跟我一样也有做“黑暗料理”的经历呢?
声明:该文章是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附上链接或经同意后方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