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端着杯子享用咖啡时,你是否注意过咖啡杯下的盘子?这个盘子往往被用来放勺。但其实,小小的盘子还有着别的用处…
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幅画。画中的老妇人一手抬着咖啡杯,另一手端着盘子,而盘中盛着咖啡,从老妇人的神情我们也仿佛可以看出盘中的咖啡十分好味。
这幅画是芬兰的黄金时代艺术家AnnaSofiaSahlstén绘于年的画作,描述的是19世纪末芬兰人的家庭日常生活。这种用盘子来喝咖啡的习惯,哪怕在今天的北欧以及俄罗斯等地都很常见。
那么这种喝法是怎么得来的呢?首先,我们来追溯一下北欧饮用咖啡的第一波热潮。十七世纪八十年代,荷兰人将咖啡引入了位于北欧的瑞典和挪威,收到了众多民众和贵族的喜爱。再之后又通过土耳其传到了沙俄,沙俄皇室还把咖啡当做治疗头疼的良药,列为了皇家指定饮料,随着欧洲贵族的密切来往,芬兰人也随之接触到了咖啡。
而北欧人们最喜欢的喝法,就是先放一块方糖在门牙与嘴唇之间,然后端起盛有咖啡的盘子,大声快速地吮吸,让咖啡液浸润方糖后再进入口中。
盘子可以让咖啡更快降到可入口的温度,而因为以前咖啡的采摘、烘焙和后续运输保养等等都存在缺陷,造成了很多品质较次的咖啡,这种咖啡往往会更苦,而浸润过方糖后的苦咖啡就会变得很甜。
但其实,这种“盘子喝法”并不是北欧人首创。
《春日细节》《喝咖啡的女人》我们再来看两幅画——德国的宫廷画师PeterJacobHoremans(-)的名画《春日细节》,以及法国艺术家LouisMarinBonnet画于年的《喝咖啡的女人》。两幅画描绘的都是女贵族在饮用咖啡,而她们的喝法也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盘子喝法”。
那旧时代欧洲人为什么这么喜欢用盘子来喝咖啡而不用杯子呢?很简单,为了冷却。
在16世纪,欧洲没有制造瓷器的技术,大量的瓷器都是从中国和日本进口,但这些进口的瓷器杯子都是没有杯把没有“小耳朵”的,直接用手拿盛有热咖啡的瓷制杯子会烫手,一不小心还会摔坏昂贵的瓷器,只好把咖啡从杯子里倒入盘子内降温,再饮用。
久而久之,欧洲人们就都直接用盘子来喝咖啡了,直到后来欧洲终于有人学会了制造瓷器的配方,再经过长时间的流传推广,用盘子喝咖啡的方法才逐渐消失,转而在北欧等偏远的地方开始盛行。
最后,其实对咖啡有所了解的朋友们不难发现,这种用盘子大声吮吸快速啜入的方法,和我们现在的“杯测”不约而同,都是为了让咖啡在口中雾化,能够更仔细地品尝到咖啡风味。
所以,我们手中的咖啡,哪怕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盘子,都有着非常有趣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