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缕初熙,今天来和大家一起聊一聊鲁迅。
提起鲁迅,小时候我们以为他是持笔的战神,民族的脊梁;
长大后才知道,他是互联网的梗王。
鲁迅先生还以他严厉而辛辣的文章,
让许多学子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恐惧。
甚至有同学说:“想起他,就想起了教导主任。”
可是真实的鲁迅,你认识吗?
下面就由我来带大家一起盘点一下
关于鲁迅的十大冷知识,以进一步认识鲁迅:
10、你迅哥儿其实也是个潮男
鲁迅是个隐藏的穿搭达人。
他衣着朴素,却又独具风格。
有时候甚至打着补丁的他
却发明了开衫毛衣外套
内搭深V领毛衣和中式立领衬衫
配大皮带黑西裤的穿法。
这张著名的照片就是这副打扮。
鲜为人知的是,鲁迅如此穿,
竟是为了秀恩爱。
因为这两件毛衣都是他的爱人许广平为他亲手织的,
为了让她开心,保留最美好的回忆,决定都穿去拍照。
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在《鲁迅与我七十年》里说:
“这张照片,母亲最喜欢!”
独具审美眼光的鲁迅还真的曾说过:
“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
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比横格子的还好;
横格子的胖人穿上,
就把胖子更往两边裂着,更横宽了……”
“各种颜色都是好看的,
红上衣要配红裙子,
不然就是黑裙子……”
等有趣的穿搭名言。
9、
曾和野猪搏斗:
一次鲁迅来到相思树下,睹物思人,
这时一头野猪窜出,
疯狂地啃食相思树叶。
鲁迅看到代表爱情的圣洁之树被拱了,
大为光火,于是与野猪干了一仗。
干!了!—!仗!
据研究,鲁迅还特别喜欢看动物纪录片,
我怀疑,这和他曾和野猪搏斗脱不了干系。
8、
鲁迅说言情小说没骨气却买给妈妈看
笔力健劲、胸怀天下的鲁迅
从文之后一直都特别反感言情小说,
但他母亲却是言情小说的忠实粉丝。
于是,鲁迅一边骂言情小说“没有骨头”,
一边又将新出版的言情小说
悉数买给老母亲读。
7、
鲁迅:恩来竟是我贤侄?
万万想不到,来自浙江绍兴的周树人同志
居然真的和与自己同乡同籍的周总理是亲戚。
年,许广平到周总理家做客,
周总理第一句话,就说:“广平同志,排起辈分来,我应该叫您婶母!”
鲁迅的母亲鲁瑞,是周总理祖母鲁氏夫人的堂侄女。
也就是说总理与鲁迅不仅是同宗同族,还是远房亲戚。
年,有一次周总理见到了周建人时,用绍兴腔对他说:
“建老,我已查过,您是绍兴周氏20世孙,我是绍兴周氏21世孙,
您是我的长辈,我要叫您叔叔!”
所以,按照辈分来算,周总理居然算是鲁迅的侄子!
6、
迅哥儿也爱钱?
鲁迅爱钱,是他自己暴露的。
许多事都可以不记日记里,
但工资是要记得清清楚楚的。
他的收入主要来自:
大学院特约撰述员和公务员、教学收入,
还有其它稿费、翻译、编辑、版税收入。
据统计,从年到年的24年间,
鲁迅记录在册的收入共计近万圆。
仅4年特约撰述员工资就相当于当时北京的20套房产。
虽然如此有钱,他仍努力地攒钱且对钱锱铢必较,
甚至还要为了一点稿费和老朋友打官司。
有人把这作为鲁迅的黑点
我起初也是不解,
但凡事总需研究,才会明白。
后来我认真地研究了原因,
才发现大概有三个:
①、鲁迅有自己想办的需要钱办的事。
从他大方地于年和年两度出资刻印、赞助出版《百喻经》;
年瞿秋白就义时不顾自身重病出资
从现代书局赎回瞿秋白的《高尔基论文艺集》等两部译作,
并主动为瞿秋白编辑出版了其译文遗著《海上述林》等事迹,
可推测他想做的事很有可能是推广自己认可的文化。
②、在朋友真正需要时,能给予帮助。
年柔石遇难,留下三个幼小子女,
鲁迅出资百元作为抚养柔石遗孤的教育费。
李大钊遇害后六年不能入土,
年在社会各界的捐助下终于出殡安葬,
其中就有鲁迅出的财力。
③、为了实现经济独立,可以不依附官商自主发声。
这点生平可鉴。
5、
鲁迅其实还是个僧人
鲁迅不只是个狠人,还是个僧人。
研究鲁迅的生平
不得不感叹鲁迅与佛教的因缘之深厚,
鲁迅幼时便已剃度,法名“长根”。
少年时常随家人参加法会。
后来,还以法名谐音“长庚”作为笔名发表过文章。
鲁迅终生未脱僧籍,
临终前,还写文纪念自己的出家师父。
鲁迅曾在一年中购买佛学书籍多达七十余种,
占全年购书量的二分之一。
这些佛书有《金刚般若经》、
《释迦成道记》、《发菩提心论》、《大乘起信论》、
《玄奘法师传》、《高僧传》、《阅藏知津》等。
鲁迅平生也结交了不少佛友,
留下了许多关于佛学探讨的书信。
鲁迅虽未曾忘记自己的来处,
却也不曾标榜自己的僧人形象,
而却又默默行着真正的僧人该行的“求道以利众”之事。
恰恰是应了“众生应以何身度,我便以何身度”而无我相的佛理。
我认为,身为僧人的他批判当世僧人而默默地刻印佛经,
一如身为国人的他批判当世国人而致力于文化教育。
这种自我批判精神是鲁迅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
同时,鲁迅也终生没忘记自己是个僧人,
一如他从未忘记自己是个中国人,是个教员,
是个为国家谋出路,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人。
一如毛主席一样,他一生不忘初心,
呕心沥血地履行职责,践行使命,
奋斗着崇高的事业,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
鲁迅一生用过一百四十多个笔名
鲁迅是现代文学史上最牛的“马甲大师”,
除了大家熟知的笔名“鲁迅”外,
鲁迅还用过至少一百四十多个笔名(有资料可查的),
包括自树、树人、长庚、庚辰、索子、索士、
风声、令飞、迅行、神飞、周豫才、周树、树、
迅哥儿、尊古、学之、巴人、某生者、小孩子、何家干等等。
要说鲁迅最有趣的笔名,那便是“何家干”(谁干的?)。
鲁迅用这么多笔名,主要是为了规避新闻出版审查,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鲁迅淡泊名声,无我为大众的高尚情怀。
3、
鲁迅发表的第一部小说不是《狂人日记》,而是《怀旧》
《怀旧》是鲁迅早期的一篇作品,
也是鲁迅唯一的一篇以文言写就的小说。
虽然是文言文小说,但其成就更多地表现在率先
尝试了“不为常俗所囿”的现代小说技巧上。
它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全知全能的叙述格式
和重在故事情节的构架,
而将创作的重点放在人物性格的塑造,
场面的描绘和作者主观意绪情感的表现上。
它用一个孩童心理感受的内视角,
以人的心理感觉去透视辛亥革命时的人生状貌,
重点着墨于两个社会中心,
以写出“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
总的来说,《怀旧》虽然不如《狂人日记》出名,
也是一篇很值得我们一读的作品。
2、
鲁迅是个超级奶爸
“狠辣”的鲁迅,居然也是个超级奶爸?
是的,鲁迅也是人,也有家庭。
平时再怎么声嘶力竭地呐喊,
救亡图存,为民请命,那都是“工作”,
回到家他也得有自己的生活。
鲁迅老来得子,年近五十才有了周海婴。
孩子出生的时候,
夫人许广平还曾一度出现难产的迹象。
当医生为此征询鲁迅意见
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的时候,
膝下无子的鲁迅不假思索地说:
“留大人”。万幸后来母子平安,
而鲁迅也对自己唯一的孩子倾注了所有的爱。
关于鲁迅和儿子趣事可多了,
某天,鲁迅正在吃沙琪玛,儿子看着也想吃,
于是就说:“爸爸,我能吃吗?”
鲁迅一本正经地回答:“按理说是可以的,
但爸爸只有一个,吃了就没了,
所以还是不要吃得好。”
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家里请客,从福建菜馆叫菜。
海婴抱怨说鱼丸不新鲜,
别的人吃了都是好的,没人相信海婴的话,
甚至也没有人注意孩子的话。
许广平也只是又给海婴夹了一个。
海婴依然嚷嚷说是坏的。
鲁迅于是把这个吃剩的拿来尝尝,
发现果然不新鲜。
于是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
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如此父亲,便是鲁迅。
1、
鲁迅在学医前还曾是地质学专家
为了报效祖国,
鲁迅在“三改志愿”之前还学过地质。
并于年发表过《中国地质略论》——
这可是中国人撰写的第一部地质学著作。
这篇论文也许谈不上多么独创、高深,
却是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启蒙之作。
年,鲁迅还与同学顾琅合著出版了《中国矿产志》,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记述本国矿产资源的书籍,
在中国地质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由此也可见,鲁迅是考虑过学术和实业救国的
“弃医从文”只是他“追求真理救苍生”路上走过的更为人所知的一步。
我最敬爱的毛主席曾说鲁迅是当代的圣人。
对这话我持保留意见,
虽然我非常尊敬先生,
但先生也是个凡人,
他也是有缺点的嘛。
至于鲁迅的缺点,
我以为首当其冲是挑食,
高情商地说,他是个挑剔的美食爱好者。
他对吃很讲究,在厦门大学教书时,
他竟觉得学校里的饭菜根本不能吃,
这使我不得不为厦大打抱不平,尽管我只吃过里面的素菜;
在广州时,他品鉴了多家粤菜馆,
请朋友吃饭也总是去经他精选的饭店点他精挑细选的菜品,
鲁迅还特别爱吃甜食,他的家里还常备他最爱吃的几样甜点。
有次朋友送方糖给他,他一下吃掉一大半,被爱人阻,
于是半夜爬起来把剩下的偷偷吃完了。
鲁迅先生脸上被贴过金,被刷过漆,也被抹过污泥。
他的文章被当作仰望的存在,却又被删除于教科书。
但他和他的文章都无法从人民心中抹除,永垂不朽。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先生到底有多少鲜为人知的冷知识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永远有为了苍生的一颗热心和满腔热血,
他是人民滚烫的喉舌,是我们不能冷待的伟大的温热的灵魂。
鲁迅先生是属于人民的作家,不应该作为神像束之高阁。
不要试图让鲁迅脱离于人民,只因他不情愿,
人民更不情愿,如今的社会也还需要鲁迅!
鲁迅去后,我们便是他。希望我们都能摆脱冷气,传递火炬。
谢谢大家的观看,我是一缕初熙。
注:部分素材来自网络,全部敬爱发自内心。
鸣谢:亲爱的人民
诚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