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大名自不必介绍了,估计多数人对他有所了解。
张艺谋的《红高粱》就是改编自他的同名小说,莫言本人也参与了电影的编剧工作,无论是影视还是小说,都让人过目不忘,成为经典之作。
加上其他一些代表作,如《檀香刑》《丰乳肥臀》《蛙》以及《生死疲劳》,莫言本人也在年10月,成为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对于《生死疲劳》,作者莫言说过这样两句话:
一句是:
“诺贝尔奖的评委主要是因为读完了《生死疲劳》才把这个奖项授给了我。”
另一句是:
“假如我能有两本书得以流传,《生死疲劳》肯定是其中之一。”
年出生的莫言,年开始文学创作,他的著作众多,《生死疲劳》便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不愧是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虽然写得快,整体质量却是不俗,除了文字幽默诙谐之外,在这些文字中却能够感受到强悍的生命力的存在。
这本书出版之后,虽然有些不同的反对声音,但是好评也是汹涌而来。
莫言在《生死疲劳》当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一种爱情,是插在心上的刀。”其实世间所有爱情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从相遇到相爱,从陌生到熟悉,也不过是一个简单而漫长的过程。
莫言: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
记得在网上曾看到一句话:
人字好写,却难做;人字好念,却难懂。提笔而起,
一撇一捺是人字,
一酸一甜是生活,
一生一死是人生。
一个人要经历出生、学习、工作、择偶、老去……
每一个人在这个社会里都扮演着不一样的角色,默默的生活着,时而开怀大笑,时而悲戚哀嚎,每一次生活对我们的冲洗都会增加对人生的理解。
慢慢的,我们才会恍然发现,原来我们一直追寻的风景就在身边,一刻都没离开过,一直伴随我们到老。
何为幸福人生
就像有一句谚语所说:“生活简单就迷人,人心简单就幸福。”
人的一生如果看结果,其实都一样,而人与人活着的区别就在于,对一生的体验。
网上一位老师对人生是这么理解的:
我们的结局终将回归大地,如果这么看来,其实人的一生确实无多大意义,活着的根本意义就在于你走的时候,比来时更纯粹一些。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四个字“开悟觉醒”,也许一部分人觉得这离自己很遥远,属于那些得道高僧以及大师级人物才能扣上的头衔。
然而有句话叫:“他就在你眼前,你却视他而不见。”往往看似与我们相隔十万八千里的东西,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有这么一个故事,
在一座庙里,小和尚问老和尚,怎样才叫幸福的人生?
师傅笑着答道:
“活在当下!”
小和尚疑惑不解,抬头望着师傅。
师傅轻轻抚摸着小和尚的头,解释道:
“你以前走路是上山,上山是砍柴,砍柴是烧火,烧火是做饭。而当你活在当下的时候,走路是走路,上山是上山,砍柴是砍柴,烧火是烧火,做饭是做饭。”
小和尚听后,顿悟。
当你正在做当下事,还要想着之后的事,这时的你一定不会专心,也会苦恼于手中的事,也就会觉得度日如年,当然感受不到幸福了。
如果你正走在远方的道路上,不时的欣赏一路的风景,赞叹着大自然的美妙,不知觉的就会到达目的地,自然感觉不到走路的辛苦。
做自己喜欢的事
作家李爱玲说过:
“真正成长起来的人,不会把幸福交由他人负责,而是敢于遵从内心真实的声音,有底气地做出选择。”
有一个小男孩,很喜欢演讲,但他的笨嘴笨舌总会引来周围人的嘲笑,然而他没有因为别人的笑话而放弃。
每天睡前半小时,读一篇文章,早上5点起来,阅读关于演讲的书籍,话说,演讲需要思维敏锐,敏锐的思维又需要广阔的阅历和知识储备,他不停的用大量的闲余时间阅读学习。
之后,他又觉得干枯的演讲会让观众乏味,他又不停的研究相声及小品的说词,时不时的在演讲稿里插上有趣的段子,渐渐的,喜欢听他演讲的人越来越多。
几年后他成为了演讲界的一名新秀。
我们时常会听到所谓的“短板理论”,就是说,一个木桶装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条,而不是最长的。
所以,好多人耗费了大半生的精力去弥补自己的短板,却忽略了自己天生优势,最终一生平平。
而我们反观那些名人,他们都是在从事自己酷爱的事,用一生去专研,成为了这个行业的精英。
所以,找到你喜欢的事,慢慢的融入进去。如果人生是一杯咖啡,那么你的爱好就是一方糖,放入的越多,咖啡的苦就越淡,整个人生就会越甜。
生活的苦不必在意
有人说:
“人世间最大的悲哀就是,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但却是我自找的生活,我没有心事可讲,我所有的心酸都是在为昨天买单。”
《记游松风亭》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天,苏东坡想去松风亭玩赏,然而他爬山爬到半山腰时就感到腿酸疲乏,筋疲
力尽。
当他仰望山顶的松风亭时,心想这么高,我可如何爬上去呢?
他不禁仰天长叹,一脸沮丧。站在山腰处,他与自己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许久之后,恍然大悟:“爬不上去又怎样呢?在这里也可以休息呀!”
顷刻之间,他一身释然,好比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曾国藩有一句很经典的话:“物来顺应,未来不迎。”
我们经常会说,开心是一天,不开心又是一天,为什么不选择开心的过一天呢?
生活中常遇苦恼是正常的,如果不享于当下,处处惋惜,处处悲凉,那么整个心境就会被带入一个无法自拔的深渊,到头来自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
生活处处是风景
泰戈尔曾说:
“最好的事情,总在不经意的时候出现,所以不必慌张赶路,按自己的节奏,步履不停地走过每个今天。”
一日,黄庭坚与祖心禅师一起爬山,但黄庭坚一路上都眉锁愁云。
祖心禅师说:“我们都闻到了花香,见到了美景,可你我的感受却大不相同。你内心烦闷,见到美景,便说美景无味。我内心自在坦然,即便再寻常的景物,也觉得喜欢。”
可见,外界的事物没有好或坏,主要是我们内心对外在的感受,我们对生活的情绪直接影响着整个人生的质量。
所以,如果你内心有风景,生活处处是风景。
最后,送给读者一段林清玄说过的话,望你我共勉!
“一尘不染不是不再有尘埃,而是尘埃让它飞扬,我自做我的阳光。”
读《生死疲劳》确实很疲劳,疲劳的不是阅读体验,而是眼睛太疲劳,因为舍不得放下。
俗话说,文字出,天地惊,鬼神泣。
这本书的繁复故事取决于三个核心主人公的叙述。大部分篇幅由西门闹,或者说由他的一系列转世者来叙述。作为一个富有而不问政治的地主,他在县城解放时被枪毙了。他的魂魄到了阎王的阴曹地府,对自己被不公正处决感到愤愤不平,竭力要求回到阳间。阎王勉强答应了,但当西门闹回到他的村子,却惊讶地发现自己刚刚转世为一头驴,慢慢长大并为自己从前的长工蓝脸干活。随着叙事向前进展,西门闹死去又转世了四次,下一世是一头牛,然后是一头猪,一条狗,一只猴子,最后他终于变回了一个人类婴儿。
在小说的最后,繁荣——和宝马车——都来到了村里,人们计划着“把西门屯建成一个完整地保留‘文革’主题的文化旅游村”,建一个高尔夫球场,一个娱乐城,还有一个赌场。耕地被征用来建造这个扩张的建筑群,而农民们将会成为演员,向游客们表演这个村子的历史。
莫言非凡的小说巧妙地走钢丝,游走于体制许可或批判的边缘,部分由他的不懂(或所谓“不懂”)政治的动物叙述者来掩护。他……选择从体制内部进行讽刺性批判。
就像鲁迅和张爱玲一样,他戏剧化地处理了混乱时期政治浪潮翻涌对生存的挑战,而且,他的小说呼吁结束仇恨,向不同的观点敞开——其中一个敞开的例子就是他运用了多种互文,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正如西门闹在发现自己第三次重生时所说:“我作为一头猪却只有半岁,正是青春年华、黄金岁月。莫道轮回苦,轮回也有轮回的好处。”
正如《生死疲劳》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同样一句话:我的故事,从年1月1日那天讲起...
50多万字的故事确实很长,然而最终看完时,却有一种人生的宿命感。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商品链接即可购买↓↓↓
AY62正品生死疲劳晚熟的人莫言诺贝尔获奖者小店¥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