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方糖会客厅这一次,我们共读陪一颗心长

亲爱的朋友,你好,我是冉冉老师。《陪一颗心长大》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也是我自己在育儿过程中的心法宝典。每天清晨,抱着像小吸铁石一样的小女儿,我会说,“你是一个很好很好的孩子。妈妈爱你。”面对不想让妈妈上班,放声大哭的女儿,我会说:“我知道,你想要让妈妈陪你玩。我懂得你的心情。小时候,我妈妈上班的时候,我也有时会哭哭。”对深夜还在等待妈妈下班回家,一个人静静在大床上看书的女儿,我会说:“你的心里,撑住了很多很多的想念。看着你专注读书的身影,妈妈好感动。”面对闹脾气不想出去玩,狂呼乱叫“不要,不要”的女儿,我也会问出:“你说不要出去玩,那,你的肚脐想出去玩吗?你的耳朵想出去玩吗?......”不知道读了多少遍《陪一颗心长大》,书中锦敦和哈克所传递的温柔教养口头禅,已经内化在我的育儿词典里了,长成我语言体系中的一部分。看着身边逐渐长大的两个女儿,我也会时常想起小时候父母和我互动的场景,有些温暖,也有些伤痛。但是如今我可以用这本书所分享的,传递给自己女儿更多温暖的童年回忆,是我初为人母中最幸福的事儿。4月的大方糖会客厅,我们在线上陪你一起共读《陪一颗心长大》用书中的好故事,与你生命中的好故事共振,持续浇灌人的“生命”,让大树有根。█本次共读内容你是一个很好的孩子——灌溉力量的泉源一看,就看见整个人文:黄锦敦年春天,趁着孩子放寒假,平时忙碌工作的我,为了多创造些陪伴孩子的美好回忆,我带了儿子采奕和女儿小蔓一起出去旅行三天。因为孩子的妈得上班,所以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带着两个孩子外出过夜的旅行。我其实很享受这样的经验,虽然辛苦,但能与孩子有更多的互动。在这篇文章里,我要来说一个旅途中和孩子对话的小故事。邀孩子好好说话话说旅行的第二天,我开车在日月潭的环潭道路上,孩子打开车窗大方地让风进到车里,我吹着风,看着两个孩子,心里长出许多幸福感。心血来潮的我这时突然想和采奕好好聊聊,便问坐在一旁的采奕说:“采奕,有没有什么地方是爸爸可以改进的?也就是有没有哪些地方我需要调整的,你跟我讲没关系,如果有道理爸爸就会试着改……”那是身为父亲的我,在这两年越来越忙的情况下,想要避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留下遗憾,所以认真问孩子的问题。采奕:“没有啊!这样就很好了。”我:“你可以说没关系,爸爸不是完美的,没有人是完美的。”我是真心地想知道有没有哪些地方是孩子介意的,我真的愿意改变。因为有时候我也会对孩子没耐心,也会叨念孩子,也会花比较多时间在工作,一不小心也会有那种霸道的权威,我不完美。我也知道我无法全部改变,所以我想把力气放在孩子最介意的地方,但采奕却这样回答我:“对我来说,我是说‘对我来说’,你就是完美的爸爸。”我是不喜欢接受“完美”这个词用在我身上的人,因为我知道我不完美,没有人是完美的,要求完美太累人了,内在常要承受许多不必要的苦处,所以,完美从来不曾是我人生追求的目标。但是采奕这个回答并不是说“爸爸都没缺点,很完美”,而是“爸爸即便有许多缺点,但在我眼中已经够好了”。我当下很触动也很震撼,只能点点头来接收,因为我想到的是,如果采奕问我同样的问题,我可能连思考都不用,就能啪啪啪地说出一、二、三、四、五……孩子需要改进的地方。我无法如同采奕一样地说:“在我眼中,你已经够好了。”采奕真有着清澈的心,一看就看见整个人。让“心灵与生活”这两个部落重新取得联结在此我再来多谈谈“一看就看见整个人”这句话里所蕴含的重要意涵。其实,我问采奕:“爸爸有没有哪个地方需要改进的?”我这个问题所谈的层次是“事件”,也就是我在询问采奕,有哪些具体的部分我可以改进的?但采奕却直接跳到另一个层次来回答:“对我来说,你已经够好了。”这个层次我称之为“人”的层次。“事件”和“人”这两个层次有什么不同呢?我在此先说另一段故事。屏东泰武小学,有一个名闻海内外的古谣传唱队,这几年来,泰武小学的查马克老师带着一群孩子,学习许多祖先已传唱千百年的歌谣,他们正努力复现消逝中的古谣文化。因为在没有文字的年代,这些古谣就是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经典、他们的情歌、他们的力量,这代表着祖先智慧的传承,但在这个世代,许多祖先的歌谣已快被遗忘。为何要复现古谣呢?有一年我邀请查马克带着孩子们到我的工作室分享,那一天,查马克一开场就说了一段话:“每个排湾族人都有两个部落,一个是生活的部落,一个是祖灵的部落。几年前的一场八八风灾,土石流冲倒了大树、房子没有了、学校坏了……老师和学生们永远离开了山上的家……面对这么大的挑战,我们带不走山上的风、山上的树、山上的石板屋,但是我们可以带走我们的古谣。只要古谣继续吟唱,我们就可以接上祖灵的部落,内在就会有安定的力量,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这段话说着透过古谣让他们得以和祖灵的部落联结,让心灵走向安定,心灵安定了,就有能量回过头来好好面对生活部落中诸多的挑战。这样的概念和心理治疗其实有着很相似的思考,因为许多人会前来寻求心理治疗,表面上看起来都是在生活部落中遇到困难,例如关系严重冲突、失去亲人、生活适应不良,但解决生活困境的解答,却常常需要先到心灵里寻找,让心安定,让人恢复力量,才能转身回到生活里去思考该如何面对。所以从我的角度来看,查马克所说的“联结祖灵部落”,其中一个重要的意涵就是联结心灵部落。而心理治疗就是照顾人的心灵部落,并让“心灵和生活”这两个部落重新取得联结的过程。持续浇灌“人”这个层次,给孩子源源不绝的力量有了心灵和生活这两个部落的概念后,我们再回到本文所谈的“事件”与“人”这两个层次,就可以发现这和查马克所谈的两个部落的概念是相似的。“事件”的层次,像是“生活的部落”,是具体可见的,有生活细节的。“人”的层次,则像是“心灵的部落”,是抽象的,需要透过感受才能接触的世界。在心理治疗里,所谓照顾“人”的层次,照顾心灵的部落,就是让一个人能看见自己的价值、能接纳自己、相信自己即便有很多缺点,我依旧够好、我依旧可以有美好的人生。当心里安稳了,有力量了,回头再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就更能撑得起来,内在就会有更多的资源。这也就是为何“人”这个层次,一直是很多疗愈者最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