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酷热的盛夏,奶茶、饮品自然成为了外出游玩的必然消费品。虽说,受奶茶、饮品宣传攻势的影响,各种名目的奶茶、冷饮的被誉为“祛暑解渴必需品”、“多种营养混合饮品”。但现实真的如此吗?在专业的科学检测仪器的检测之下,市面上备受欢迎的多款饮品,纷纷漏出了“不为人知”的一面。
奶茶并非奶和茶,而是一种勾兑饮品,并无营养价值。此前,福建省消委会、福州市消委会利用定氮仪、蛋白质测定仪检测奶茶的蛋白质含量,结果让人瞠目结舌。市场随机选择29款样品奶茶的蛋白质含量均低于0.5g/g,不符合率高达72.5%。其中,快乐番薯、都可2个品牌4款奶茶样品蛋白质检测均低于0.08g/g的仪器检出低限,未能检出蛋白质含量。实际上,《GB/T-茶饮料》规定奶茶饮料的蛋白质含量≥0.5g/g,这些检测结果与规定大相径庭。
另外,数显糖度计检测结果显示,在添加正常糖量的情况下,ml的奶茶能量约等于6两米饭;脂肪含量超过30g的薯片;正常糖量含有10小块方糖。“无糖”“微糖”含糖量高于国家标准,奶茶普遍含有大量咖啡因等多个问题危害人体健康。
从国家规定方面看,奶茶自身不仅含营养量较低,且添加剂多次超过国家标准。前不久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利用培养皿、显微镜、光谱、气质联用仪等仪器,对部分网红饮品进行专项抽检,发现有15批次超范围添加人工食用色素日落黄。商家滥用人工色素,不仅因为价格低廉,还因为其颜色鲜艳,性质稳定,着色力强,可以任意调色。经检测研究如果长期食用过量人工色素,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巨大利润下,商家面对奶茶市场这块“蛋糕”,罔顾食品制作要求,滥用添加剂获利。
然而这并非奶茶第一次翻车。年7月,甘茶度被爆出员工用烂水果榨汁、徒手切水果等卫生安全问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年1月至年11月期间,全国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公布的关于餐饮场所销售现泡茶、果汁等产品的质量抽检结果显示,共发现不合格茶饮批次,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微生物超标,人工色素、防腐剂、甜味剂不达标。大量数据表明,奶茶添加剂超标,违反国家食品安全规定,奶茶与“良药”二字相差甚远,食品健康安全亟待解决。
退一步说,即使奶茶成分检测在安全值内,其制作卫生环境堪忧也令食品安全面临新一轮挑战。今年5月,据福建市场监管部门突击检查,一点点、茶百道等多家品牌存在从业人员未办健康证、后厨物品随意放置、部分食品原料未封口,员工个人已开封的食品与店内原料混放原材料上没有标识、制作台脏乱、厨房地面潮湿,垃圾桶垃圾外露等卫生问题,清洁度检测仪指数爆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卫生是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同时也是最后一道防线。防线一旦被突破,食品安全无从保证,健康问题无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