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读,凝神,提炼;
以读和写刻意练习;
在专业阅读中突围;
实现自我超越!
品味科学课堂生活
——以实验探究的科学课堂为例
课堂学习是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正如曾老师在“课堂不只是一个样子——兼谈如何上好科学课”序文中所说的,“孩子来课堂是为了和过去的人们进行知识和生命的联结,在互动中寻找自己的生存意义,实现个体特殊经验的创造和拓展”。那么,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中,孩子们就是在和过去经历的科学探究、科学实验、科学家们进行知识和生命的联结,来寻找意义,实现自我发展。
这本书不同于其他的科学教学专业书籍,它从课型的角度建立了知识框架。正如文中所说,“根据教学任务,可以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等等”。但是,这本书却从学生的视角来划分了课型,以学生获取事实的方法或途径为基点,将科学课划分为了10种课型。这是我读科学教学专业书籍,视角最独特的一本书,而其中的实验探究课是科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种课程中要达成非常多的科学素养培养的目标,例如学习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培养科学的态度等等。
那么,在实验探究的科学课堂中,学生就要经历一种实验探究的科学课堂生活状态。
我从毕业工作以来专职从教6年的科学教学,在新教材之前已经将一到六年级的教材内容全部上过两遍,新教材发布以后,也随着新教材滚轮式更新到五年级,可谓是打过了几场通关。在重点研读实验探究这一章时,我发现我的知识经验、我的教学经历、我的生活体验等等,与这一章的内容产生了互动、联结、建构、迁移和重组,不由自主的回味起这些年和孩子们一起经历过的那些科学课堂状态。
(一)互动、联结——回味
读来和我的记忆联结最深的是实验课中的对比实验,文中的“溶解”实验案例唤醒了我的迷蒙时期的记忆。曾经的实习期间,我以《加快溶解》一课作为公开课以供研讨,于是对这课做了深入的研究。也是从这一节课开始,我对于对比实验有了更深的体会。也正如曾老师所说的,“如果要让学生在对比实验中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就一定要注意对比实验的顺序,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的合理安排对比实验的顺序,才能让学生学习知识得到有效的建构”。
记得当时我在溶解方糖实验中,研究搅拌因素时,由于现象对比不够明显,当时的我选择了对比明显的维生素B2来作为实验材料,这样才让实验的现象具有显著的差异。也正是我对实验材料的有效选择,才能让学生从简化的现象中发现明显的变化规律。但现在的我回想这节课时,内心又有了不同的设计。
同样的几年前,我曾经上过《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这一节课也是典型的探究性实验课。这节课探究趣味最浓烈的环节就体现在课前开篇的情境创设上,要创设一个与学生原本认知经验产生冲突的情境,营造出能激发学生内心自发、自主去探究的一个思维环境。于是有了两杯透明液体放入同一块马铃薯的设计。在曾老师提出的建议上,要精备材料。在马铃薯的这一节课中,我考虑到马铃薯材料的一些不足,对材料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以便更好的满足学生探究的条件,营造更有趣的探究氛围。(二)建构、迁移——品尝实验探究的科学课还可以从其他的角度,尤其是验证性实验来开展课。在近几年的科学教学中,我对于验证型的实验课没有额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