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人生如果过得不快乐是很亏的,“怜我世人,忧患实多”,生命犹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你还整天愁眉苦脸,那不是白白活了一场吗。
人生那么短暂,为什么还不去快乐地去活呢?
《老酒馆》里的陈掌柜说,人这辈子图个啥?不就是图个乐子嘛,没钱要找乐,有钱更要找乐子啊。
就是这样,真正的快乐是靠自己的,是需要心理建设的,而不是必须依靠外界的因缘聚合。
之所以要花费20多篇文章谈“快乐”这个事,就是因为见了太多不快乐的人,实际上,除了发自内心笑的孩子,成年人的脸上都或多或少隐藏着虚弱和苦恼。
因此我就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有人说欲望满足了就会快乐,但那还是要靠外物,如钱钟书先生所说:
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
而“快乐的引诱,不仅像电兔子和方糖,使我们忍受了人生,而且彷佛钓钩上的鱼饵,竟使我们甘心去死”,又比如《神雕侠侣》里的那句话:这些人便过一辈子,也没咱们一时三刻的欢喜——但对我们来说,我们是不愿意只活那快乐的一时三刻的。
“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
在钱钟书看来,快乐主要是属于自己精神的修炼,快乐是由精神来决定的,精神是一切快乐的根据,“从此痛苦失掉它们的可怕,肉体减少了专制”。
我曾在网上看到两张照片,一张是出车祸的一对夫妇大难不死,鼻青脸肿地笑着在现场拍照,一张是一幢着火的房子,一家人站在前面微笑拍照。
这真的是活得通透的人,他们之所以乐观,是因为他们拒绝了悲观,心一直向着快乐,那就能得到更多的快乐,反之也是一样的。
忧伤的人之所以忧伤,或许,那是因为他心底认为自己属于忧伤,不配得到快乐。
快乐的人就像是向日葵,追着光明,那他接收的信号也就是光明。
在心理学上有个“配得感”的概念,简单说就是如果你觉得自己配不上一样东西,那你就得不到这个东西。
比如有的人不敢进五星酒店,那是在他潜意识里认为这样高大上的场合不是自己消费得起的,尽管他腰包足够,在日常当中也是避免这样的消费——这就导致他的行为逻辑成了惯性,给自己划分了等级,这又会在无意当中泄露出来,给人以小气寒酸的印象。
什么叫格局大?就是天地之间我行我素,万物都可以为我所用,而我不会受制于物。
一个自信的人自然大格局,他觉得自己配得上任何美好的东西,因此就敢主动争取,比如职位、财富、爱情等等,这就形成了正循环。反之,就是负面思维、循环,“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那就悲剧了。
俞敏洪就曾说过自己在大学期间有很长时间就陷在了“穷人思维”里,“人的思维有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之分,CEO一定要有富人思维。富人思维就是遇到什么东西都看成是机遇。负面的思维,即使碰到一个漂亮的女生来追我,都担心她是不是看上我的钱。”
所以,人要通过心理建设转变自己,让精神的频率向着光明和快乐,你觉得自己配得上快乐,那你就会拥有快乐,这其实是个心理的良性暗示。
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于是,烧了房子,有庆贺的人;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千灾百毒,有谈笑自若的人。
而不快乐的人,心理过于负面,就算得到了快乐也会疑神疑鬼,放任快乐溜走了。所谓“人在福中不知福”,就是这个道理了。
人要学会自得其乐,你看周作人喝茶,“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同饮,得半日之闲,可抵上十年尘梦。”
这就是生活的艺术了。
最后,我的建议是,千万不要自己限制自己,只要你坚信自己会有,那你就会有,至少也是奔向有的路上。
再就是:和无关紧要的人在一起,要尽量过得有用些;和亲朋好友在一起,要尽量过得无用些。
这也是一个提高快乐感的法子。